舆情简介:男子掌掴5岁幼童的事,既非涉众又没引起严重后果的案件,为何引发一场全国性舆情,笔者当时发布一篇根据网络做的推断:
南京“掌掴儿童”案:借你一双慧眼,莫让舆论绑架啦 

再次借专业监测平台进行论证:

以下这个23分钟的视频说明溯源过程以及笔者判断:

文字简略版如下:

一、凌晨气愤发布医生打人聊天记录这里

image.png

image.png

虽然把打人者实名公布,坐拥粉丝270个,但至17日上午没人点赞与转发,可见想炒作一条信息是多么地不易。

可以从其微博所中看出,发贴者对自媒体还是略知一二的。

二、再次发布者疑为受托发布

因原微博没有转发与评论,而时隔近8个多小时后又一原创发布,疑为受托发布。

image.png


依然没有激起任何水花,这个也难怪,只有2粉丝。

三、关键大V出场

注意时间与发布地点:

image.png

注意红框内的这句话:以上为当事人关于视频因果关系的叙述。

image.png

考考你:上面这句话两端加#是啥意思?先想想,别往下看哈。

image.png

新浪微博两边加两个#什么意思??

答:创建一个话题,别人看到会是一个链接。可以点击打开讨论,若无该话题则提示不存在此话题。

知道啥是专业了吧。

再看这个视频,居然达到近90万次的播放量,下面这三个数据分别代表是转发量、评论量与点赞数。

image.png

这个韩潮大V,14万微博粉丝,虽然仅仅发布了一次,看上图中的舆情曲线,从韩大V发贴时起,便大角度上升,引燃了这场舆情。

通过专业监测平台分析:

image.png

敲黑板,划重点了哈。

正常情况下,如果是无意中发现这起消息,应该直接转发,但其却是原创发布发布地为天津,再加上那句看似说明来源的话:

image.png

依然高度怀疑其为受托发布。

image.png

image.png

其他还有,但因其影响力相对较小,这里不再赘述。

四、传统媒体介入

韩大V受委托发布后,很快,一个官微便闪亮登场,尽管其转发后很快删掉,但网络是有记忆的。

image.png

虽然影响较小,但官媒正式登场,其实,这个转发是违规的。

image.png

image.png

规范转载发布工作,原则上只转载党委和政府网站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确定的稿源单位发布的信息,不得擅自发布代表个人观点、意见及情绪的言论

信昌市官微小编,你违规啦,我要举报你啦。

传统媒体介入,并上了今日头条,到此,可以说算是正式被官媒报导了。

image.png

image.png

视频有60多条评论,这些是双方各执一词的评论,还没有多大倾向性。

image.png

image.png

9日下午,被掌掴男童的母亲唐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事发的过程及起因。她说,11月8日18时许,其接幼儿园老师电话通知,称她5岁的儿子航航在幼儿园与同学小鲁产生矛盾打架了,造成对方头部有擦伤。随后,她电话给孩子奶奶,要他们上门给受伤的孩子道歉。

至此,这事先是疑为家属微博发声,委托韩大V发声,这算第一阶段,可以说是舆情发酵初期。

到传统媒体介入,以及警方正式发布被刑拘,算作全国性舆情正式形成了。

至于被掌掴男童的母亲,接受媒体采访,这已经算是火上浇油,然后各位都看到了,这里不再赘述。


南京“掌掴儿童”案:借你一双慧眼,莫让舆论绑架啦


舆情简介:男子掌掴5岁幼童的事,在连上热搜,并引起官媒权威评论。


试想,既非涉众又没引起严重后果的案件,为何引发一场全国性舆情。


一、视频放到网上并冲上热搜

家庭视频,应该是被打一方所为,放到网上,不外乎为卖惨博同情,抢占舆论制高点,接着又接受媒体采访,这是办案施加压力吗。

image.png

果然打人者被刑拘,被开除,接着又是方提前介入,官媒权威发声,看来,被打一方目的达到了

试想,如果没有幕后推手,这种事能快速冲上热搜吗。

网络是有记忆的,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image.png

二、视频短又直击关键点

视频当初放到网上,只有掌掴的片段,用椅子砸人的视频却没有放,官方通报后,完整视频才出来。

对是否为幕后推手所为,有一个判断指标,就是其发贴的专业性;视频短又直击关键点,是其中一个判断指标。

image.png

当年12秒雷官人视频,直接搞进去雷大官人13年,墙都不扶,就扶那个专业幕后推手,发贴人。

image.png

三、接受媒体采访,发布一面之辞

image.png

对方职业:JUN医生+法院书记员,谁爆的料,是想利用仇官吗(后澄清为“临时工”。

这次采访,却被网民给分拆了,属于掐头去尾、避重就轻,给人面之辞之感舆论风向开始有点转了

image.png

四、弄巧成拙,下跪求谅解视频发布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image.png

image.png两家还是邻居,互相熟悉,从视频上看,面对不认错的孩子,一时没忍住,打后随后道歉,推老人又有正当防卫之辩,被刑拘后检方提前介入,看似被打者目的达到了。

这一下,同情越多失望就越大,这样做未免过分了吧。自作聪明善用媒体、引导舆论,却过犹不及,终被舆论反噬。

image.png

五、闻网而动的检方被带了节奏

检方提前介入以必要性为原则,一般有三种类型。重大案件如故意杀人案,或案情特别复杂的案件,还有就是社会影响力大的案件。

image.png

11月10日,江苏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南京警方通报“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案件后,检方已经提前介入办案。

检方案发后马上宣布提前介入,可能就是出于社会影响力大的考虑,结果被舆论绑架了。

虽然社会影响面大,但毕竟仅是爱子心切的个例,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属涉众类案件,介入没问题,但高调宣传属于主动招黑了;

敲黑板,划重点了哈

事已至此,打人家人上门下跪求谅解,打人者被刑拘、被辞退失业,鉴定为轻微伤没有严重后果。

可考虑本着化解矛盾为原则,刑事和解或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不捕不诉,实现结事了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