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应对预案实战演练:流程与模拟案例
舆情应对预案实战演练:流程与模拟案例
2023-08-22老朱舆情
(一)实战演练题与场地准备
1、实战演练题目。用标准案例或由主办方提供(根据最新网络热点稍加修改);
2、场地设备。分组讨论及集中教学场地(如会议室或班内指定会商区),分别进行舆情分析与会商研判,PPT及视频播放电脑(能上网)。
3、微信群。包括所有受训学员在内;
(二)应对预案实战演练要求
假如你是舆情引导负责人,请按关于国务院关于政务舆情等文件要求,回应社会关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敏感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意见
各组拿到模拟案例后,先进行会商研判,同时指定专人录入应对预案答题卡,各组均分别提交,最后提交答案组,将直接扣一分(总共3分)。
时长约40分钟。
(三)应对预案发布与效果评估
各组指定专人上台,面对全班同学说明本组应对预案,介绍时间5分钟内,并接受同行提问。
各组(或全部)应对预案发布结束,指导老师将在微信群里发出评估表,由全体学员进行评估,全部结束后,发布评估得分前三名的组别。
(四)嘉宾点评。由嘉宾对应对预案逐一进行点评。
时长约40分钟。
上半场结束,休息20分钟。
(四)交流互动
学员根据会商情况与嘉宾互动交流,教学互长。
时长约30分钟。
附:细节注意:
1、发放实战题。如每组演练不同题需当场或提前抽签,或各组分别研讨同一个模拟题;
2、分组讨论。演练适合小班,60人以内最好,每组10人以内,以便于更好地会商研判;
3、预案要具有实操性,细节决定应对成败,官话、套路式预案评估分会很低。
4、时长约3小时,分别为:学员会商研判约40分钟+点评约40分钟+休息20分钟+交流互动30分钟+类似真实案例讲解50分钟。
(五)嘉宾讲解类似案例应对建议与经验总结。
时长约50分钟。
二、模拟案例
(说明:以下模拟题,均按舆情应对方案从不同角度分类)
(一)官员被报吃请、唱歌、嫖娼事件
(个人道德行为):
近日,网友倪某通过微博公布了一段视频,举报公务员陈某、赵某等人接受吃请、去夜总会娱乐,并声称有其招嫖视频。倪某称,发布视频是由于他认为一起涉及自己的合同纠纷有人为因素干预,干预判案者为视频中的一位当地官员。
附媒体报道内容:
8月1日,有网友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组视频截图,并写道,西区两公务员在一度假村吃请、KTV唱歌以及与小姐打闹视频。8月2号,又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并上传了一条时长八分钟的视频,而之前的微博截图也来自于这条视频。在视频中,赵某、陈某2位领导于6月9号的17点50分,相约来到某度假村接受一条龙服务,先吃喝、KTV娱乐,并挑选多位小姐作陪,声称唱歌后又在度假村开房(但没有视频)。
事件爆料者倪某认为抓住了主要领导赵某把柄,要求赔偿自己60万,否则便公布嫖娼视频,算是遭受不公后对涉事官员的“合法报复”。这一视频爆料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以短视频形式举报局长事件
(领导个人被举报类舆情)
你作为该分局新闻发言人,如何处理下面这起舆情。
实名举报分局局长“标价卖官”、“吃拿卡要”
微博用户“立春后的新希望”发布自己口述视频。视频中,某村委会主任张三和开发区民警李四举报局长王五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问题,视频中有一张看不太清楚的偷录截图。
“立春后的新希望”的微博还有一份文字举报材料。材料中,张三指控王五一次性向其勒索二十万元。
另外,自2019年至2023年初,每年过年过节王五都强迫他将3到5万不等的卡或现金送到其办公室,累积被索贿的金额有二十多万。李四称,在王五担任局长期间,对局里的干部职位明码标价。局里每年都会进行岗位调整,保证自己每年都有“进项”。
张三称,自己所举报的事实均属实,已经将相关材料送交纪委监委信访室。
录制视频发布到网上,是希望在即将召开两会的时间点上,引起网友的大量转发,从而引起北京相关领导的关注。自己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因工作关系多次被吃拿卡要。
(三)发贴喊冤、法院调查情况与预案点评
(缠讼闹访并上网引发舆情处置策略)
公众号“爱在我家”发布了“案件曝光!法院会不会学习铁面无私罚款10万元”为题的帖子(发布时间为2022年8月4日19时,截至目前帖子阅读545,点赞8,在看3)。
主要反映:案件迟迟无法开庭,以及被告某单位(指市局)迟迟不按我院要求提供同步视频材料。
初步核实情况
舆情所涉案件为陈某诉市局行政处罚一案。原告为陈某,曾经多次受到警方处理,其中2016年因阻碍执行职务被分局拘7日;2017年因扰乱单位秩序被拘留7日;2020年因寻衅滋事被拘留13日。
据查:2021年2月22日,陈母用鸡蛋砸市检察院的门牌,并向该院检察长发送手机短信。市局于26日以寻衅滋事对陈某拘十五日。
陈某提起行政诉讼,我院12月14日开庭审理,原告陈某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此案依法按撤诉处理。
12月17日以同一事实与理由再次提起行政诉讼,5月13日重新立案。
结论:舆情中反映问题核实为不实
首先,案件迟迟无法开庭原因在于陈某本人。第一次审理期间,原告陈某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导致案件按照撤诉处理;陈某以被告没有提交监控和执法记录仪关键视频证据,导致其没有办法在开庭时提交关键证据为由,三次提出延期开庭审理,未予准许。2022年7月26日开庭当天,陈某再次申请延期开庭,延期审理为8月10日,并向陈某送达传票。
其次,被告已经提交相关视频资料。市局向我院提交视频资料一份,已提供给陈某。陈某申请调取有关该案件的所有录音录像视频,市局将查找到的所有视频提供我院,其中包括陈某视频3段,陈母视频3段,我院再次依法将上述视频提供给原告。
舆情应对预案
舆情应对工作,一是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舆情进展,及时开展舆情引导;二是协同有关部门,对陈某进行约谈,要求其撤贴处理,消除影响,如果造成恶劣影响,将坚决予以打击;三是积极向市委政法委汇报,加强社会面管控,防止进一步负面炒作,着力消除不实言论对网络舆论的错误影响。
拟定身份
假如你是中院发言人,基层院报到你处,请对此事件应对做出点评,指出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现决定下周一开庭,请写出庭审预案,并对此事做出兵棋推演。
(四)案外收费被录相、2.5倍索赔
(工作不当被偷录、有图有真相类舆情)
某日收到一张光盘,录像显示一民警曾收取当事人1.9万元全过程的录像;录像中民警明确是说“收费是公家的事,与我个人没关系”,并附一封信,要求在某日前向指定账户(附账号)汇款5万元,逾期将把该视频放在网络上曝光。
初步调查结论:
确实存在案外收费1.9万元情况,纳入小金库用于车辆维修、福利、加班补贴中,录像中显示内容均属实;
如何处理:
有媒体收到文字信息,但没有相关视频,要求采访,索要视频,并询问是否存在收费现象,以及是否按时5万元打入指定账号;
(五)公务员打医生情况通报引爆全网舆情
(非工作时间非职务行为警方介入类舆情)
有网友在健康网站发文称,“世间安得双全法,让我安静做医生”。该文称,1月10日9时40分,在上班期间,该网友的同事张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鼻骨骨折。打人者系东区公务员,警方已把打人者带走,怀疑官官相互;
该文点击量236,评论3,转发5;
当天18:40,当地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殴打医生的涉案人系某单位副局长贺某,其妻病故后情绪激动,进而与医生发生肢体冲突,正配合警方调查,贺某工作已暂停。
医院微博19:18发布的消息,伤医事件发生在当天上午。9:36,该院保卫部接到神经内科电话,称一患者家属殴打医生。两分钟后,保卫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控制事态并报警。
该消息称,民警在现场了解情况后,将打人者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处理。医院方面安排人员陪同受伤医生进行检查治疗,卫建委表示,强调坚决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对伤医的行为零容忍。
当地警方官微于次日03:30发布情况通报,医院发生打人事件后,民警立即前往进行处置,根据目前调查情况,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贺某(男 ,35岁 ,本市人)作出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处罚。
另外,可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真实舆情案例,再编一些模拟案例。
本站除网络原版视频信息外,九成以上视频信息,均出于教学目的,聘请业内专家点评、录制、剪辑制作,版权所有、翻录必究,严禁再次上传至网络,特此声明。。